CAS Number:7664-38-2 基本信息 | |
中文名:21900 | 磷酸; 正磷酸 |
英文名:2076 | Phosphoric acid |
别名: | Orthophosphoric acid |
分子结构: |
|
分子式: | H3O4P |
分子量: | 98.00 |
7664-38-2 | |
EINECS登录号: | 231-633-2 |
InChI: | 1S/H3O4P/c1-5(2,3)4/h(H3,1,2,3,4) |
物理化学性质 | |
熔点: | 21ºC |
沸点: | 158ºC |
水溶性: | MISCIBLE |
密度: | 1.685 |
性质描述: | 磷酸(7664-38-2)的性状: 1.本品为无色透明黏稠状液体,长时间受冷即生成柱状结晶,溶于水并放热,有腐蚀性。 2.熔点:42.35℃。沸点:213℃。相对密度1.814。无臭,但有辛辣收敛性酸味,有腐蚀性。能与水或乙醇混溶,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。85%的磷酸相对密度1.69。 3.冷却后即为结晶状,加热至150℃成为无水物,200℃成为焦磷酸,300℃以上成为偏磷酸。详情请看 |
安全信息 | |
安全说明: | S26:万一接触眼睛,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。 S45: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,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(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)。 |
危险品标志: | ![]() |
危险类别码: | R34:会导致灼伤。 |
危险品运输编号: | UN1805 |
msds报告: | 磷酸msds报告 |
其他信息 | |
产品应用: | 用于制药、颜料、电镀、防锈等。 |
生产方法及其他: | 1.磷酸 (7664-38-2)的制备方法: 方法一: BV-Ⅲ级磷酸的制备主要采用三氯氧磷水解工艺。工艺路线是:先对工业三氯氧磷进行精馏,制备得的三氯氧磷进行水解,然后进行脱酸、超净过滤、超净分装成产品。 方法二: 2.热法热法磷酸的生产有酸冷流程、水冷流程和喷射除雾流程,现分述如下: 喷射除雾流程将液态黄磷经磷喷嘴送入燃烧水合塔,同时用压缩空气使磷雾化,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立即与水形成磷酸酸雾。将酸雾经热交换器冷却后被喷射除雾器吸入,酸雾在喷射器喉部碰撞,凝集成大颗粒后在旋风分离器内回收,配制成85%H3PO4,制得磷酸成品。 方法三: 方法四: 方法五: 2.杂质含量: 3.毒性与防护: 4.包装及贮运: 5.其它: 质量指标: 限量: 毒性: 鉴别试验: 含量分析: 取试样液20ml放于400ml烧杯中,用水稀释至100ml,加喹钼柠酮试液(TS-202)50ml,盖上表面皿,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杯内温度达72℃±5℃,保持半分钟或在水浴中保温至溶液分层(不能用明火加热,不论在加试剂或加热时都不能搅拌混匀,以免形成块状物),冷却过程中转动3~4次。用预先在175~185℃(或240~260℃)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过滤,先将上层清液过滤,沉淀用倾泻法洗涤3~4次,每次约用水20ml,洗液通过坩埚过滤,然后将沉淀转到玻璃坩埚中,继续用水洗涤5~6次,置坩埚于175~185℃烘箱中烘45min(或240~260℃烘箱中烘15niin),玻璃坩埚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。 同测定手续,进行空白试验。 (2)容量法: 用铺有滤纸、脱脂棉或纸浆的过滤器过滤,先将上层清液过滤,沉淀用倾泻法洗涤3~4次,每次约用水25~30ml,然后将沉淀转到过滤器上,继续用水洗涤至无酸性(取约20Al洗出液,加一滴混合指示剂和1滴0.25mol/L的氢氧化钠液,所呈颜色与处理同体积水所呈的颜色相近为止)。将沉淀转入原烧杯中,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水100ml,搅匀沉淀,约加0.5ml/L氢氧化钠标准液10ml,充分搅拌至沉淀溶解,加5滴混合指示剂,用0.25mol/L盐酸标准液滴定,溶液由紫色变为微黄色时为终点。 用同样测定手续,进行空白试验。 本方法平行测定时允许误差在0~2%以内。 质量指标分析: (2)测定 分别取5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吡啶溶液到吸收管内,连接到分光光度计或光电比色计的各部分,静置15min,加5g锌粒至砷发生瓶中,立即盖好瓶盖和吸收器,反应约45min,移去吸收器、混匀溶液。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0nm处,或光电比色计用相当波长的滤色片,以空白溶液作参比,测定各溶液的光密度,绘制浓度-光密度曲线。 每次用新配制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溶液和新的一批锌粒时,都要重新绘制标准曲线。 ②试样测定:取试样若干克(称准至0.0002g,使所取试样中的含砷量在1~20μg之间)于胂发生瓶中,加水稀释至10ml,加1ml溴化钾-溴酸钾溶液,将胂发生瓶放在水浴中加热,直至溶液释放出的溴的黄色在5min内不消失(不然将继续加适量溴化钾-溴酸钾溶液),再加1ml溴化钾-溴酸钾溶液,继续在水浴上加热直至溶液完全褪色,冷却溶液至室温,加1:1盐酸20ml,用水稀释至40ml,加15%碘化钾溶液2ml,以下操作按本方法"①"的测定手续进行。 本方法平行测定的允许误差在0.00003%以内。 方法二:砷斑法(参见GT-3中方法二) 砷标准的配制:吸取适量的砷标准溶液于广口瓶中,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。 为求得砷的含量,需配制一系列砷标准。 2.氟: (2)测定 ②试样测定:称取试样45g(称准至0.1g),置于蒸馏瓶(250ml三颈圆底烧瓶,分馏柱长120mm)中,加0.75g二氧化硅,用约5ml水冲洗蒸馏瓶内壁,加数ml甘油在温度计套管内,将蒸馏瓶与水蒸气发生器(容量约3000ml的广颈烧瓶)和冷凝器连接。 在500ml容量瓶中放入40ml水和0.2mol/L氢氧化钠溶液10ml,用以收集蒸馏液。 加热蒸馏瓶和水蒸气发生器,不要立即通水蒸汽到蒸馏瓶中,直到蒸馏瓶中溶液达到138~139℃时才通入水蒸气。蒸馏时温度维持在139℃±3℃。 收集约400ml馏出液后,停止蒸馏,用水稀释至刻度。 吸取一定量馏出液(使氟含量小于40μg),体积不大于20ml,放于50ml容量瓶中。若有必要,加入一定量水使体积为20rnl。以下操作按上述"①标准曲线绘制"的测定手续进行。 本方法平行测定的允许差数在0.0002%以内。 3.重金属: 铅标准比色液的配制 吸取10ml试样液,加适量的铅标准溶液(TS-128),稀释至30ml,以下与同体积试样同时同样处理,为求得重金属铅的含量,需要配制一系列的铅标准比色液。 4.氯化物: 氯化钠标准比浊液的配制:吸取适量的氯化钠标准溶液(0.01mg氯/ml;参见GT-8),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。为求得氯化物的含量,需要配制一系列氯化钠标准比浊液。 5.硫酸盐: 硫酸盐标准比浊液的配制:吸取适量的硫酸钠标准溶液(0.01mg硫酸根/ml),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。为求得硫酸盐含量,需要配制一系列硫酸盐标准比浊液。 6.易氧化物:取试样7g(称准至0.1g)置于100ml烧杯中,加5ml水和0.2mL0.1mol/L高锰酸钾溶液,加热煮沸10min,其所显粉红色不得消失。 详情请看 |
相关化学品信息 | |
760192-86-7 肌氨酸酐 76622-84-9 760993-74-6 76245-01-7 76686-83-4 766509-59-5 767-85-1 76030-54-1 76145-90-9 76869-92-6 762206-29-1 2-氨基-4-甲基嘧啶-5-甲酸 76507-16-9 N-叔丁氧羰基-N'-苄氧羰基-D-赖氨酸 760114-74-7 7625-12-9 3-氧代-1-哌嗪羧酸叔丁酯 763872-04-4 76267-01-1 763893-19-2 761345-72-6 3-吡咯硼酸 761440-16-8 76261-45-5 76331-45-8 761346-73-0 D-3-(2-萘基)-丙氨酸 76109-93-8 76935-60-9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