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 Number:84-74-2 基本信息 | |
中文名:35740 |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; 酞酸二丁酯; 1,2-苯二甲酸二丁酯; 增塑剂DBP;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|
英文名:15916 | Dibutyl phthalate |
别名: | 1,2-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butyl ester; 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butyl ester; DBP |
分子结构: |
|
分子式: | C16H22O4 |
分子量: | 278.34 |
84-74-2 | |
EINECS登录号: | 201-557-4 |
InChI: | 1S/C16H22O4/c1-3-5-11-19-15(17)13-9-7-8-10-14(13)16(18)20-12-6-4-2/h7-10H,3-6,11-12H2,1-2H3 |
物理化学性质 | |
熔点: | -35ºC |
沸点: | 340ºC |
水溶性: | 略溶于水.0.0013G/100ML |
折射率: | 1.491 |
闪点: | 171ºC |
密度: | 1.043 |
性质描述: | 无色油状液体。易溶于乙醇、乙醚、丙酮和苯。熔点-35°C,沸点340°C,密度1.043g/mLat25°C,折光率n20/D1.492,闪点340°F |
安全信息 | |
安全说明: | S45: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,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(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)。 S53:避免暴露——使用前先阅读专门的说明。 S61:避免排放到环境中。参考专门的说明 / 安全数据表。 |
危险品标志: | F:易燃物质 N:环境危险物质 T:有毒物质 |
危险类别码: | R50:对水生生物极毒。 R61:可能对未出生的婴儿导致伤害。 R62:有削弱生殖能力的危险。 |
危险品运输编号: | UN2810/9095/3082 |
msds报告: |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msds报告 |
其他信息 | |
产品应用: | 一、主要用作硝化纤维、醋酸纤维、聚氯乙烯等的增塑剂 二、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、溶剂及增塑剂 三、该品为增塑剂。对多种树脂具有很强溶解力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加工,可赋于制品良好的柔软性。由于其相对价廉且加工性好,在国内使用非常广泛,几与DOP相当。但挥发性和水抽出性较大,因此制品耐久性差,应逐步限制其使用。该品是硝酸纤维素的优良增塑性,凝胶能力强。用于硝酸纤维素涂料,有很好的软化作用。稳定性、耐挠曲性、粘着性和防水性皆优。此外,该品还可用作聚乙酸乙烯、醇酸树脂、乙基纤维素以及氯丁橡胶的增塑剂、还可用于制造油漆、粘接剂、人造革、印刷油墨、安全玻璃、赛璐珞、染料、杀虫剂、香料溶剂、织物润滑剂等。 四、有机合成,离子选择电极助剂,溶剂,杀虫剂,增塑剂,气相色谱固定液(最高使用温度100℃,溶剂为丙酮、苯、二氯甲烷、乙醇),选择性保留和分离芳族化合物、不饱和化合物、萜烯化合物以及各种含氧化合物(醇、醛、酮、酯等)。 五、作为纤维素酯、合成及天然橡胶、聚苯乙烯的增塑剂等。用于ICP-AES、AAS、AFS、ICP-MS、离子色谱等。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。 |
生产方法及其他: |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(84-74-2)制法: 邻苯二甲酸酐和丁醇以硫酸为催化剂进行酯化。当固体苯酐全部溶解,说明酯化反应的第一步生成邻苯二甲酸单丁酯的反应已结束。然后继续加热至反应物沸腾,进行第二步生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反应。当反应冷凝液中不再有水珠,若酸值达终点,加入5%的纯碱溶液中和,搅拌,静置,分去水层。粗酯再用热水洗涤。然后进行真空蒸馏,回收丁醇,当粗酯闪点达160℃以上,脱醇完成。再用直接蒸汽吹出低沸物,经压滤,即得成品。 每吨产品消耗苯酐(99%)535kg,硫酸(98%)5kg,正丁醇(≥95%)552kg,纯碱(85%)15kg。 产品规格 HG 2-465-75 指标名称 一级品 二级品 外观 透明油状液体 透明油状液体 色泽(Pt-Co比色)/号≤ 25 60 酯含量/% ≥ 99.0 99.0 相对密度(20℃) 1.044~1.048 1.044~1.048 酸值/(mgKOH/g)≤ 0.10 0.20 加热减量/%≤ 0.5 0.7 闪点/℃≥ 160 160 |
相关化学品信息 | |
菲醌 四氢唑啉 吴茱萸次碱 2-叔丁基蒽醌 2-蒽醌磺酸 2-乙基蒽醌 2-甲基蒽醌 1-(2,5-二氯-4-磺酸苯基)-3-甲基-5-吡唑酮 2,3-二氯-5,6-二氰基-1,4-苯醌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 蒽醌 酞酸二乙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壬酯 维生素K1 费舍尔氏醛 对氨基萘磺酸 1-萘酚-4-磺酸 8-羟基喹啉-5-磺酸 5-氨基-1-萘磺酸 异丁嗪 N-二苯甲基哌嗪 苏丹-1 2-萘酚-6,8-二磺酸二钾 1,1'-双(4-羟基苯基)环己烷 2,5-二苯基-1,4-苯醌 甲基红钠盐 5a-雄甾烷二酮 宝丹酮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