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 Number:818-08-6 基本信息 | |
中文名:13364 | 二丁基氧化锡; 氧化二丁基锡 |
英文名:83540 | Dibutyltin oxide |
别名: | Dibutyloxotin |
分子结构: |
|
分子式: | C8H18OSn |
分子量: | 248.94 |
818-08-6 | |
EINECS登录号: | 212-449-1 |
InChI: | 1S/2C4H9.O.Sn/c2*1-3-4-2;;/h2*1,3-4H2,2H3;; |
物理化学性质 | |
熔点: | 300ºC |
水溶性: | 4.0MG/L(20ºC) |
性质描述: | 白色到微黄色粉末。熔点>300°C,水溶性4.0mg/L(20°C)。溶于盐酸,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。 |
安全信息 | |
安全说明: | S24/25: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。 |
危险品标志: | ![]() |
危险类别码: | R25:吞咽有毒。 |
危险品运输编号: | UN3146 |
msds报告: | 氧化二丁基锡msds报告 |
其他信息 | |
产品应用: | 用作酯化和聚合反应的催化剂。 |
生产方法及其他: | 工业制法主要有以下两种:1.格氏法以氯代丁烷或溴代丁烷为原料,通过格利雅反应制成四丁基锡,后者再与四氯化锡反应成二氯二丁基锡。二氯二丁基锡用烧碱处理即得二丁基氧化锡。格氏法步骤较繁杂,但副反应少,产品纯度高。2.直接法包括碘代烷法、溴代烷法和氯代烷法其中碘代烷法最常用,直接法过程简单,但副反应较多,产品质量差,且消耗比较昂贵的碘。 |
相关化学品信息 | |
81-69-6 817575-48-7 81176-41-2 81264-58-6 81684-48-2 811861-02-6 草甘膦三甲基硫盐 81633-29-6 81500-98-3 81887-48-1 810668-57-6 81718-69-6 81110-05-6 4-溴-N,2-二乙基苯胺 81720-07-2 铵-4-氯-7-磺酸苯并呋咱 81984-60-3 814876-19-2 81995-79-1 81931-03-5 草酸亚锡 81560-09-0 萘亚胺 81065-77-2 81217-09-6 1,1'-羰基二吡咯烷 81836-90-0 81125-12-4 81721-87-1 5'-O-(4,4'-二甲氧基三苯甲基)尿苷 | |